【追梦新院人】倾心助学 倾力筑梦 ——记我校优秀学子张温欣
来源: 学生记者团 作者: 编辑:陈世昌 审核:潘志辉 发表日期:2024-05-15 15:02:23 被阅读[]次


个人简介:张温欣,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我校生物化学系2020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今年以初试复试双第一,成功上岸武汉纺织大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一等综合奖学金,先后被授予“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获湖北省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第二名、百生讲坛“优秀主讲人”二等奖、演讲比赛三等奖、舞蹈大赛三等奖等荣誉奖项。2023年参与完成科研立项《硝酸酯类的药物对冠心病影响的探究》成功结题并且荣获一等奖。考取英语四六级、国家计算机三级、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星星点缀了夜的黑,带来了光亮;助学照亮了她的梦,铸就了未来。炎炎夏日,一阵微风拂起张温欣耳边的碎发,连同她的思绪一齐拉近了回忆.....


逆风执炬 化茧成蝶

人生就像一部华丽的转身,每一次蜕变都充满了戏剧性和无限可能,每一次蜕变又都是一次新生,只有珍惜每一个机会与时间,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只有敢于挑战自我,坚守理想,才能演绎出最精彩的人生篇章。

回想大学在校生活,让张温欣印象最深刻的事还是大三下第一次作为学生干部带队参加省级锦标赛。当时母亲因为腰椎骨折住进医院,她心系母亲,在回家和继续参赛之间犹豫不决。母亲不断地给予她信心,让她安心参赛。刘旭旭老师鼓励她说:“我们已经准备得很充足,不要太有压力,我们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就已经战胜我们自己了,成绩的好坏已经不重要了。”在老师和母亲的鼓励下,她迅速调整状态,坚持参加了比赛,不负期望,最终带领团队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张温欣的成功离不开她的勇敢,也离不开学校提供的舞台。她在采访中说,“没有新院我就不会有今天。新院于我来说,是她成就了我,让我一次次在锤炼中成长,在历练中蜕变,我也将不忘母校之恩,不负母校之情!”生命只有一次,敢于走出舒适圈,坚守理想信念,不断尝试挑战自我,才能活得更加出彩。


感恩资助 共圆梦想

上帝赐给你荒野,是想要你成为高飞的鹰。张温欣来自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一个小县城,父母年近五旬,还有七旬的奶奶,以及在读高中的妹妹,疫情三年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学校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及时对她进行了资助,帮助她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张温欣得以专心学习,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众多荣誉和奖项。



谈起学校对她的帮助时,张温欣感动的说:“学校的资助于我而言不仅是对我的学习的鼓励和支持,更是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很感谢学校给予我的帮助,这份恩情我将永记于心,将来回馈母校。”

张温欣特别感恩学校的大学生艺术团,感谢艺术团圆了她小时候的梦想。“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跳舞,但是小时候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没有多余的精力负担我上兴趣班。”在交谈中,她告诉我们“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在大一入学时她就坚持这样的理念,选择加入艺术团学习跳舞,学习之余跳支舞放松了心情,也让她变得越来越自信,敢于展示自己!


有繁星 沐光而行

回忆考研岁月,艰辛中透着光亮。那是一段属于她自己的奋斗史。秉烛夜读,是一个人的灯火通明,更是一群人的暖心支持。

为了能在化学领域继续深入,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学术能力。张温欣在大三暑假期间,开启了考研的备战学习。当时的她,医院、家里两头跑,为了不打扰病房里其他病人的休息,在医院的走廊上,她支起了小桌板,深夜台灯的微光也因她的刻苦而更加明亮。她坚信,这每一道题目,每一次跃动的笔尖,都是在谱写独属于她的未来篇章。

备考期间也不是总信心满满的,她也有过迷茫,也会觉得枯燥。但庆幸,不论是室友、班级同学在她备考时给予的帮助和鼓励,还是参加学校二十周年校庆晚会的开心,都在她枯燥的备考生活中留下了难忘和深刻的回忆。

时间花在哪儿,花就开在哪儿。最终她不负众望,以408分的初试成绩和95.60的复试成绩,初试复试双第一,成功上岸武汉纺织大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谈起未来,她表示有读博继续深造的意愿,也有着为科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的决心。

慢慢求学路,悠悠助学情。苦难的风很容易吹垮一个学生,学校的资助尽全力点亮这些孩子的求学之路。张温欣的求学历程可以用一句话形容,让爱化成我生命中坚强的力量,勇敢热烈的成全自己。


学生记者 徐雯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