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耕在地方应用型本科的讲台,以传承地域文化之名,下梨园至工地,以智启智,以项目真问题换学生真能力,以最平凡的教学探索,培养着祖国需要的设计人才。
—— 题记
在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的校园里,庞海舰老师的名字,就像春日里一棵挺拔而充满生机的树,自然而深刻地留在许多师生的记忆中。谈起他,大家总会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由衷地竖起大拇指——他从容而温暖的存在,仿佛总能无声地滋养着这片学习的土壤。
初见庞海舰,你很难将眼前这位充满活力、眼神中透着睿智与热情的老师,与他身上那一连串耀眼的头衔和成就联系起来。多年来从事环境设计相关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担任多项教育部设计竞赛国家级、省级评审,主持和参与省市教科研项目15项,完成室内设计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及作品18件。
漫步在校园中,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仿佛在诉说着庞海舰那些动人的教育故事。他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在科研、教学与育人的舞台上,挥舞着手中的魔杖,变幻出无数绚丽多彩的画卷,引领着学生们走进知识的奇妙世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庞海舰的教育“三部曲”,去探寻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教育人生。


一、教研之路:探索创新,砥砺深耕
教研、科研的道路,犹如一片广袤无垠且荆棘丛生的荒原,只有那些心怀勇气与执着的探索者,才能在其中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庞海舰无疑就是这样的勇者。
(一)将课程研究与教学项目相结合
多年来,他一头扎进环境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领域,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淘金者,在知识的矿脉中深挖细掘。他主持的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室内空间设计》,恰似一座精心雕琢的丰碑,矗立在专业教育的领域。2023年的校级“一师一优课”《室内空间设计》,则像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教学的天空中熠熠生辉,吸引着无数师生仰望与学习。
而他主持的2023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PBL教学模式下室内设计课程社会项目引领型实践教学融通研究”,更是展现了他在教育研究领域的深度思考与大胆创新,他先后获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1项。这些项目,并非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他无数个日夜的心血结晶,是他对教育事业深刻理解与执着追求的具体体现。
在完成这些教研项目的过程中,庞海舰遇到了数不清的困难与挑战。就拿“PBL教学模式下室内设计课程社会项目引领型实践教学融通研究”来说,如何将PBL教学模式与实际的社会项目完美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这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他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研究了无数个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与团队成员反复讨论、试验,不断调整方案。那段时间,他的办公室总是灯火通明,他常常沉浸在思考与研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有时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他会连续几天茶饭不思,直到找到解决方案,才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二)将作品设计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除了教学研究,庞海舰还将理论思考积极应用到实践中。他完成的40余项室内设计项目,每一个都像是他的孩子,从项目的构思、设计到最终的落地实施,他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些项目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有的是高端写字楼的室内设计,为企业打造出充满创意与效率的办公空间;有的是温馨舒适的住宅设计,为居民营造出幸福美满的生活环境。每一个项目,都蕴含着他对设计的独特见解与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他积极将设计成果和设计思路转化成理论探索,他发表的论文及作品18件,其中5件在核心其时发表,这些文字与作品,是他科研旅程中的珍贵宝藏。它们不仅在专业领域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更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如同在科研的长河中树立起的一座座灯塔,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在科研与指导学生的道路上,庞海舰不仅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完成2021省教育厅哲学社科项目“CDIO教学模式下高校室内设计实践课程多维度协同研究”之后,还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带领着学生们在科研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在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时,他从项目的选题、方案设计到实施过程,都给予学生细致入微的指导。他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又引导他们严谨治学,注重细节。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不仅在科研、学术能力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更培养了坚忍不拔的毅力与团队协作精神。近年来,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指导学生参加A类竞赛荣获(国家级、省级)一、二、三等奖共70余项。


二、教学之法:因材施教,实践赋能
2013年9月,庞海舰带着一身设计工地的尘土与满腔的热血,踏入了高校的课堂,从此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教学之旅。
(一)将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融入教育教学
初次登上讲台,他就像一位充满激情的演说家,一个关于设计的“问号”,便能让他滔滔不绝地讲上三、四个小时。而学生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与好奇的眼睛,在课间铃声响起时,齐声呼喊“继续,别停下……。”
在日常教学中,庞海舰有着独特的教学方法与理念。他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融入到教学中,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他热爱种菜,学校楼下那片约20平方米的菜地,便是他的“第二课堂”。在他眼中,种菜与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常常告诉学生,种菜需要精心规划,思考种什么、怎么种,就像做设计一样,要有清晰的思路与目标。在种菜的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每一株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种植方法,这又如同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材施教。
他会在课堂上分享种菜的趣事与经验。比如种番茄时,种苗要斜着埋进土壤,这样能让番茄苗枝干更多地与土壤接触,从而长出更多根系,日后结出更多果实。他用这个例子告诉学生,在设计中,一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往往能决定最终的效果。他还会讲种萝卜的经历,有一年移栽萝卜苗时,他刻意将粗壮的苗种在深坑并多培土,结果到收获时,粗壮的苗大多没长出萝卜,反而是埋土浅的小苗结出了更大的萝卜。通过这个故事,他教导学生,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花期,作为教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包容与关爱,耐心等待他们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

(二)将实践项目和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
除了从生活中汲取教学灵感,庞海舰还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将社会项目引入课堂。
他深知艺术应用型专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在引入社会项目时,他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确保项目既具有挑战性,又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他从挖掘学生身边的项目入手,如校园内的设计、孝感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室内设计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项目,让学生们更容易产生兴趣与共鸣,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他采用“PBL-S项目化”真实项目教学实践模式。课前,他会安排学生完成前期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让学生们对项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课堂中,真题项目如同实战任务般进入课堂,学生们分组协作,集中设计。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项目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们设计的一站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心理健康中心等项目,均已成功施工完成,得到了项目方的高度认可。自2019年起,他自愿加入湖北省大悟县三里七岗村的乡村振兴队伍,开启了一段跨界设计的征程,他带领学生完成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将军梨:大悟革命老区“金果”包装品牌化设计》,就是他跨界育人的一个成功范例。这些实际成果,不仅是学生们努力学习的证明,更是庞海舰创新教学模式的有力见证。学生们的学习满意度评价也屡创新高,该模式在社会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广示范作用,近五年庞海舰教师均获校教学评价优秀。
同时,庞海舰还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他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价值观。他将文化自信教育、环保意识教育、合作意识教育等巧妙地融入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


三、育人之责:倾心相伴,春风化雨
在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庞海舰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和教学能手,更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育人楷模。自2025年9月起,他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一干就是13年。在这13年里,他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陪伴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一)将尊重差异与加强引导相结合
刚担任班主任时,面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些问题都曾让他陷入沉思。然而,他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地去了解每一位学生,与他们沟通交流,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班级的育人方法。
在班级管理中,庞海舰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他深知,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需要不同的呵护与培育才能茁壮成长。他常说,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犯错是难免的,作为教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包容与理解。
有一次,班级内的黄同学与马同学因一些琐事发生了激烈的矛盾,两人互不相让,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以平和的语气引导他们换位思考,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感受,要学会理解与包容他人。在他的耐心调解下,黄同学和马同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冰释前嫌,重新成为了好朋友。
除了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庞海舰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素养。他经常教导学生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在他的班级里,他要求学生们做到“说实话”,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勇敢地面对,不要逃避。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庞海舰会定期组织班会,邀请优秀的学长学姐来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和成长故事。他还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在他的引导下,许多学生都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将塑造品质与关爱重点学生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坚持的品格方面,庞海舰以身作则。他自己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始终坚持不懈,努力克服。他会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学生,告诉他们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庞海舰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学生小赵患有幻听的旧疾,需要长期依靠药物维持治疗。有一次,在班级群打卡时,庞海舰发现小赵没有回应。经过了解,他得知小赵的奶奶因家中有事回老家了,小赵独自一人住在学校周边的出租屋。到了晚上,仍然联系不上小赵,家长也焦急万分。庞海舰心急如焚,下课后立刻赶到小赵的住处。当他打开门,看到屋内一片狼藉,小赵精神状态不佳地坐在那里时,他的心中一阵刺痛,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他赶紧询问小赵的情况,得知小赵觉得药物副作用太大,自己擅自停药了,而且一天都没吃饭,手机也坏了接不到电话。庞海舰心疼不已,原本想着帮她点份外卖,但考虑到她手机不能正常使用,便决定带她出去吃饭。他们来到学校门口的夜市,看了几家店子,小赵都说自己没有胃口。于是,庞海舰又在旁边的蛋糕店买了一大包吃的,把她送回住的地方,叮嘱她一定要按时吃饭吃药,要听医嘱。之后,他又将小赵的情况详细地告知了家长,让家长放心。
这件事情让学生们深受感动,他们更加感受到了庞海舰对他们的关爱。在庞海舰的影响下,班级里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大家都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
庞海舰始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他常说:“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要用心去做,用爱去浇灌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他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在教育的花园里默默耕耘,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培育出一朵朵娇艳的花朵。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担当与情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相信在他的引领下,会有更多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驶向成功的彼岸。